科研情況簡介
北師大成都實驗中學
指導思想:繼續充分的利用與整合教育教學專家資源,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為教育教學工作提供理論和智力支持。充分體現北師大對基礎教育高起點、高標準、高成長的整合能力.形成了北師大教育理念與成都教育實際相結合的具有本校特色的科研體系。全面貫徹學校關于加強年級組、教研組建設的精神,以市級課題新課程理念下,學科課堂教學優化實踐研究為統領,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全面提升學生品質為目標,以各教研組、年級組、研究團隊為基本單位,以各教研組、年級組、研究團隊選擇課題(包括已經開展的)為起點,以實施落實課題,創新的開展教育教學工作,落實常規為過程,以組內獻課、研究課,公開課、展示課、競賽課,階段總結、成果匯報等方式為契機,以專家的理論與技藝指導和教學科研處的指導服務為保障,全面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品質。 4、凡是承擔了成都市“十五”教育科研課題的尚未結題的、四川省普教科研資助金項目尚未結題的各組以及研究團隊請到教學科研處張文勇老師處領取年度考核表。并于2004年10月10前交教學科研處。 5、請各組與研究團隊按照“關于評選成都市教育科研課題階段成果的通知”,準備階段成果,請于2004年10月15日前交教學科研處。 6、請各組與研究團隊根據《關于評選2003-2004年度成都市先進教科室、優秀研究人員、優秀指導人員的通知》推薦組內、團隊內優秀研究人員。請于2004年10月15日前將相關材料交教學科研處。
北師大成都實驗中學教學科研處 |
課程名稱:新課程理念下,學科課堂教學優化實踐研究
三、本課題在國內、國外的研究現狀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六、參考文獻:
七、研究步驟:
八.課題人員安排 2004年12月11日 |
2004年9月21日,中央教儀所和中國教育學會的國家級重點課題《新課標高中物理實驗研究》階段總結會在北京師范大學成都實驗中學隆重召開。成都市教科所何奕飛所長,中央教育研究所,《物理通報》《實驗教學與儀器》總編金毅先生,四川社科院查有梁教授,北京海威教育總監韓杰梅女士,成都特級教師葉方潤老師、周昌鮮老師以及樹德中學、北師大成都實驗中學、西川中學、石室中學等幾個子課題組的全部教師,還有部分其它各學校近30多位參加了此會議。整個會議由周昌鮮主持,會上成都教科所何奕飛所長、北京海威教育總監韓婧梅女士、北師大成都實驗中學校長劉增利作了講話。各位領導及課題組成員、各學校老師參觀了北師大實驗中學的物理實驗自制教具展。參會教師觀摩北師大成都實驗中學進行的課題展示課,課后聆聽了四川社科院查有梁教授關于《物理教學的思維模式》的報告,與會者感到收獲頗大,對今后的教學幫助很大。下午課題組又就此課題參加的各小組進行階段總結,對各學校在前階段所做的工作得到了組長金毅老師的肯定,并提出在以后的工作所要做的詳細的工作要求和計劃。 |
隨著世界進入后工業化信息時代,社會需要有獨立人格個性和世界眼光的創新型現代人才。作為培養人才的教育要有前瞻性,要把塑造獨立人格魅力放在首位,要把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和習慣放在核心位置,要實現這樣的高層次目標,在教育、教學的一切活動中,都要實行人本主義,即以人的終身發展為本,以人的和諧發展為本,以對人的關注、關懷、激勵為本。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內化為學生的自覺需要,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會到創造性學習的自豪感、成功感、幸福感。構建起終身學習的知識體系和能力結構,能在未來的社會竟爭中獲取新信息,整合新信息,創生新信息。具備解決自身所面臨的一切困難的信心、勇氣和能力。為自己、為社會創造性地創生社會新資源。 |
課題名稱:
子課題: |
課 題 列 表
語文組:(均為正在申報的校級課題)
理綜組:(均為學科組內課題)
外語組:(均為正在申報的校級課題)
文綜組:(李云)
德育組:(王延玲 楊永東)
體育組:(肖洪俊)
附:各教研組進行的課題 國家級:
1. 文綜組:信息技術與文科知識整合(李云) 省級: 物理組:新課標下物理設備的配置(何波) 市級及校級:
1. 德育處:(王延玲 楊永東)
2.語文組:(均為正在申報的校級課題)
3.理綜組:(均為學科組內課題)
4.外語組:(均為正在申報的校級課題)
5.文綜組:
6.體育組:
7.圖書室
8.學校專題研究室 (負責人) |